为深入贯彻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精神,创新讲好中国故事,7月7日,我校联合陕西国际传播中心,组织来自中亚五国及泰国、越南、蒙古等国的20余名留学生,开展“了解中国·感知陕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中哈农业合作示范点、现代物流枢纽和人文交流地标,留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成果。
爱菊粮油:一粒小麦的跨国之旅
在爱菊粮油集团,留学生们沿着“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见证了中国-中亚农业合作的生动实践。当哈萨克斯坦留学生LUTUR MUSLIM(穆林)在粮油展示区发现家乡的小麦包装时,现场响起热烈欢呼,他感慨道:“这袋面粉从哈萨克斯坦草原到中国厨房的旅程,正是共赢发展的最佳证明。”在面食工坊,留学生们用哈国面粉制作陕西扯面,中西合璧的“西红柿鸡蛋臊子面”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鲜活注脚。
中欧班列:钢铁驼队的时代交响
西安国际港务区内,龙门吊起落间集装箱整齐码放,一列满载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正鸣笛启程。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KHAMRAEV RAVSHAN(热山)凝视着列车远去:“从丝绸瓷器到智能产品,从骆驼商队到中欧班列,这条千年商道的华丽变身让我叹为观止!”讲解员特别指出,今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车专列,正将中国“新三样”送往中亚市场。
友谊林:石榴树下的命运共同体
在中国-中亚友谊林,两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中亚五国领导人携手栽下象征友谊的石榴树,如今已亭亭如盖,挂果累累,成为民心相通的最佳象征。来自土库曼斯坦的DURDYMUHAMMEDOV MERET(云飞)表示:“我们要像石榴树一样茁壮成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