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古都,法意盎然。7月16日上午,2025年“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代表团一行90人访问我校长安校区。欢迎仪式于图书馆一层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副主任潘新艳、台港澳处处长文磊,中央港澳办八局尹晓凯,香港中联办法律部王意顺,澳门法务局法律推广及公共关系厅厅长陈志扬,西安市法学会秘书长常淳出席欢迎仪式,校长范九利致欢迎辞。代表团成员主要包括港澳法务官员、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高校法律学生代表,以及内地高校志愿者等。副校长孙昊亮主持欢迎仪式。
范九利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已与港澳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合作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地青年法律人互学互鉴、同心同行,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保障“一国两制”方针行稳致远,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期待与港澳法律界同仁和青年学子进一步深化跨地域人才联合培养,拓展前沿领域学术协同研究,推动法治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为深化法治协作、共育法学人才、建设法治中国注入鲜活动力。
欢迎仪式期间,潘新艳与范九利共同向港澳青年学子代表赠送了由我校陈玺教授所著的《中华法治文明》一书。
欢迎仪式后,“港澳与内地师生座谈交流会”在智慧教室同步展开。刘静、谭堃、井凯笛、贺小丽、陈凌云五位教师分别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宪法行政法知识体系构建、内地与港澳法律教育比较、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等前沿议题进行案例式教学。港澳与内地学生围绕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分享特区法治实践经验,阐释相关法律制度实践特色,在多元视角交融中深化专业认知,增进对“一国两制”下法治实践的理解与认同。
代表团在校期间参访了校史馆与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在校史馆追溯学校扎根西部的办学历程,于张汤墓遗址感悟汉唐法治文明源流,体会中华法治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使命。
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是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的重要平台。2025年“港澳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于7月13日至19日在北京、西安两地举办,在西安期间将参访“一带一路”相关法务机构、知名企业、高等院校,参观历史文化遗迹,并举办专题座谈和闭幕式。